近年来,中美关系可谓愈加紧张股票怎么配资,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。从台海到南海,再到科技竞争和人权问题,美国似乎毫不忌惮地踩踏中国的红线,甚至在某些时候还故意挑衅。这让很多人不禁疑问:美国究竟从哪里来的底气,敢如此行动?
美国敢如此肆无忌惮地挑战中国,其底气并非空穴来风。自二战后,美国一直稳坐世界头把交椅,国际规则几乎由其一手主导。然而,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崛起的速度之快,令世界瞩目。自1978年改革开放起,到2010年,中国经济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
根据2022年世界银行的数据,中国的GDP已达到17.96万亿美元,虽然与美国的25.46万亿美元仍有差距,但差距已不再显得那么悬殊。美国自己的国家安全战略中也明确指出,中国是唯一有能力挑战其全球领导地位的对手。这种战略上的紧迫感让美国意识到,不能坐等局势发展,而必须主动出击。
例如,台海问题一直是美国用来牵制中国的一个重要手段。2022年8月,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,引发了中国的强烈反应。美国不仅向台湾出售武器,还派遣军队驻扎,明显是在挑战中国的“一个中国”原则。
南海问题也同样充满了波涛。美国时常搞所谓的“自由航行”行动,甚至在2020年7月派遣了两艘航母在该地区进行军事巡航,公然展示军事力量。时任国务卿蓬佩奥更是声称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张“非法”,显然是在故意挑起事端。
在经济方面,中美关系则是合作与竞争并存。2022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6900亿美元,但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却丝毫没有松手。
自2018年起,华为就成为美国的“眼中钉”,美国指责其威胁国家安全,禁止华为购买美国芯片。2020年,制裁范围进一步扩大,包括中兴、海康威视等多家中国科技公司。美国的这一系列措施,实际上是在试图维持自己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,防止中国后来居上。
此外,贸易战也成了两国之间的重要议题。2018年,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报告,称中国实施不公平贸易政策,导致美国每年损失数百亿美元。特朗普政府因此决定对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,而中国则回敬同等规模的关税。这一行动不仅令全球供应链遭受冲击,而且美国国内也开始感到痛苦,然而美国仍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,宁可自己承受一些损失,也不希望中国得利。
美国一方面自视为自由与民主的代言人,另一方面却与中国所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发生尖锐对立。这种意识形态的对抗,使美国认为自己站在道德的高地上,挑战中国的行为理所应当。
不过,美国国内也并非铁板一块。2022年,联邦债务突破30万亿美元,社会矛盾积重难返。政客们迅速意识到,挑起对外敌对情绪能够有效转移国内问题的焦点。在2020年,特朗普借助疫情大肆将锅甩给中国,称其为“中国病毒”,这一做法迅速获得了部分美国民众的支持。虽然这一招略显卑劣,但在短期内却起到了相当的政治效果。
美国还拥有一个明显的优势——庞大的盟友网络。美国与日本、韩国、印度等国建立了密切的战略关系,共同对中国形成了包围之势。例如,日本频繁在东海进行军事活动,2023年6月更是以躲避台风为名,派舰艇进入台湾附近海域;韩国则在苏岩礁问题上与中国产生争执,2023年还派遣战机支持台湾。印度则与中国在边境问题上争执不断,尤其是在“印中边界冲突”不断升温的背景下,双方关系紧张。美国还通过“四方对话”和“澳英美联盟”等机制,将日本、印度、澳大利亚和英国联合起来,形成了对中国的战略围堵。在这些盟友的支持下,美国的胆子显然更大了。
从硬实力上看,美国依然是全球军事强国。2022年,美国的国防预算高达8166亿美元,而中国为2920亿美元,差距非常明显。美国在亚太地区布置了大量军事基地,海军随时可以在南海活动。虽然中国的军事力量在近年来增长迅猛,但与美国的全球部署及庞大的盟友网络相比,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。正是这种差距,让美国敢在敏感地区频繁展示其军事存在。
虽然中美经济日益紧密,但美国始终没有放弃“脱钩”战略。2022年,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出台,计划投入520亿美元发展半导体产业,目的是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。通过这种做法,美国希望在政治与军事上减少对中国的依赖,进而有更多空间挑起冲突。
在科技领域,美国同样不甘心被中国超越。5G、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,中国的快速进步令美国焦虑。2020年,美国以安全为由,封禁了TikTok和WeChat;2021年,又将一大批中国科技公司列入“实体清单”。美国如此做,显然是想扼制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崛起,避免其超越自己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中美两国在众多领域存在竞争,但美国的两党在对华政策上却高度一致,都认为中国是最大的战略对手。2022年,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明确将中国定为“唯一能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对手”,这一共识让美国政界感到底气十足。政客们借此刷选票,展开了对中国的强硬攻势。
股票怎么配资
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